醫生老實說

不同族群需要不同的葉黃素,你找到合適自己的營養了嗎?

玉米黃素是什麼?一定要搭配葉黃素嗎?玉米黃素完整懶人包

2025.06.30

玉米黃素是什麼?一文了解葉黃素玉米黃素差別

當我們在討論晶亮營養補充時,「葉黃素」往往是最常被提起的關鍵成分。不過,想要真正發揮晶亮保健效果,可別忽略它的好搭檔──玉米黃素。或許你也曾在保健品標籤上看過「葉黃素玉米黃素黃金比例」的說法,但是玉米黃素到底是什麼?和葉黃素有什麼不同?是否真的需要一起補充?本文將由寶瑞葉黃素帶你完整了解玉米黃素功效、常見食物來源與攝取建議,幫助你輕鬆掌握晶亮營養補給的關鍵營養素!

玉米黃素是什麼?3C世代不可忽視的晶亮營養關鍵!

玉米黃素(Zeaxanthin)又被稱作玉米黃質,是一種天然存在於體內的類胡蘿蔔素,和葉黃素屬於同一家族,雖然兩者在結構上略有差異,但作用很相近,同樣對於維持晶亮健康來說是相當關鍵的重要角色!它能幫助吸收特定波長(430~450nm)的藍光,進而降低環境光源帶來的負擔,特別適合經常使用手機、電腦等3C用品的你。

不過,即使人體本身也含有玉米黃素,卻無法自行製造與合成,仍必須透過日常飲食或營養補充品來攝取,像是玉米、南瓜以及橘黃色蔬果中都含有一定的玉米黃素,但若想補得充足、補得精準,選擇高品質的保健食品會是更便利的方式。
 

玉米黃素和葉黃素差在哪?葉黃素玉米黃素差別比較一覽表

當你在選擇補充晶亮營養素時,是否也常聽到玉米黃素和葉黃素總是被一起提及與討論?主要是因為這2種營養素都是類胡蘿蔔素家族的重要成員,但它們其實在結構與吸收光波範圍上又略有不同,因此在晶亮營養補給品中扮演著「互補」的角色,透過搭配補充將有助於更全面地維持晶采狀態。下方寶瑞葉黃素特別整理成一張簡單對照表,讓你一眼就能看懂這兩者的關鍵差異!

  玉米黃素 葉黃素
種類 類胡蘿蔔素 類胡蘿蔔素
吸收光線波長 約500nm的藍光波段 約430~450nm的藍光波段
食物來源 玉米、南瓜、甜椒、枸杞等 金盞花、菠菜、羽衣甘藍等

玉米黃素有用嗎?玉米黃素功效有哪些?

從上述可知,作為晶亮保健中重要一員的玉米黃素,經常與葉黃素一同搭配補充,且根據研究指出 [註1],兩者以黃金比例搭配使用(玉米黃素:葉黃素=2:10),更能幫助你在日常中維持清晰舒適的視界,適合長時間接觸3C產品的現代人。

除了晶亮保健之外,玉米黃素也有助於調節生理機能、維持活力,讓你在忙碌生活中仍能補足關鍵營養,為身體提供穩定的營養支持。更值得一提的是,有研究顯示[註2],透過日常補充玉米黃素,還能兼顧養顏美容的效果,讓你從內而外維持亮麗狀態。

什麼食物有玉米黃素?前3大富含玉米黃素食物來源報您知

富含玉米黃素食物來源之一為枸杞

提到玉米黃素時,大家可能會直覺聯想到「玉米」,但其實生活中還有不少天然食物也含有這項營養素。接著就讓寶瑞葉黃素帶你一起看看前3大富含玉米黃素的食材,讓你在日常飲食中也能聰明補給、營養不漏接!

  1. 枸杞:約含有 4.3mg 玉米黃素 / 100g
  2. 紅辣椒:約含有 2.2mg 玉米黃素 / 100g
  3. 甜椒:約含有 1.6mg 玉米黃素 / 100g

玉米黃素每日攝取量多少?葉黃素一定要搭配玉米黃素嗎?

想要維持晶亮健康,建議每天攝取2mg的玉米黃素,並與10mg的葉黃素搭配,這樣的黃金比例已廣泛應用於營養補充配方中,有助於維持晶亮狀態。不過因為玉米黃素與葉黃素都無法由人體自行合成,僅能從飲食中獲得,若日常飲食攝取有限,便可以考慮透過保健食品補足。

像是寶瑞葉黃素的「全方位EX葉黃素」,特別以黃金比例10:2搭配葉黃素與玉米黃素,並結合多種專利成分與植萃營養,提供你更全面、便利的補給選擇,讓長時間使用3C產品,或是經常外食的你,也能夠適時補充營養、輕鬆照顧日常需求。

想了解更多晶亮保健知識?現在就讓寶瑞葉黃素來告訴您!

看完玉米黃素的介紹後,你是否也想多關心日常的晶亮營養補給呢?其實除了玉米黃素與葉黃素之外,還有許多與晶亮健康息息相關的營養素值得留意。歡迎參閱寶瑞葉黃素的《醫生老實說》專欄,幫助你用簡單的方式了解複方保健品的關鍵成分與選購技巧。

不論你是3C重度使用者、學生還是上班族,都能根據自身狀況,在寶瑞葉黃素官網上快速找到適合自己的營養補給品,讓補充晶亮營養變得更安心、更有方向!

延伸閱讀:

葉黃素如何挑選?酯化型與游離型葉黃素差別,8款葉黃素產品比較

游離型葉黃素真的比較好嗎?快速掌握游離型葉黃素功效、吸收率及吃法

參考文獻

[註1] Group, AREDS2 Research, Emily Y Chew, Traci Clemons, John Paul SanGiovanni, Ronald Danis, Amitha Domalpally, Wendy McBee, Robert Sperduto, and Frederick L Ferris. “The Age-Related Eye Disease Study 2 (AREDS2): Study Design and Baseline Characteristics (AREDS2 Report Number 1).” Ophthalmology 119, no. 11 (2009): 2282–9. https://doi.org/https://doi.org/10.1016/j.ophtha.2012.05.027.

[註2]Juturu, Vijaya, James P Bowman, and Jayant Deshpande. “Overall Skin Tone and Skin-Lightening-Improving Effects with Oral Supplementation of Lutein and Zeaxanthin Isomers: A Double-Blind, Placebo-Controlled Clinical Trial.” Clin Cosmet Investig Dermatol 7, no. 9 (2016): 325–332. https://doi.org/https://doi.org/10.2147/CCID.S115519.

TOP